佔領運動的見證 (三) – 外國勢力與內鬼、階段性勝利與失敗

IMG_2277

所有人都槍口一致向外,內裡互相配合的情境其實只有最初的兩天,到第三天分歧已經從現場以至各個留言版討論區慢慢浮現,隨著時日逐漸發酵。縱使佔領者都有一致的目標,在箇中卻有太多細節需要商討而欠缺溝通的平台,亦因各持己見而只有各自指罵,沒有了共識。政府刻意拖延對話,將佔領運動置之不管,或交由警方全權負責,讓當初希望達成的真普選目標始終遙不可及,就引起了退場或升級的爭議; 轉打輿論戰以主流傳媒的報導抹黑佔領者,讓街外沒有參與的人信以為真,從而達致「民意逆轉」; 又挑撥民眾間的仇恨,藍絲綠絲盡出,反佔中踩場,打撃運動士氣。

事後回看,仍未透徹理解最初的想法/做法是否恰當。有人說過「見好就收」,但在民意最高漲的第一個星期,難道未爭取過就要退縮嗎? 而且當時有任何利好消息嗎? 外國傳媒的大肆報遁,讚揚香港的示威者,佔領運動成為國際焦點,在當時會讓中央政府讓步嗎? 香港市民能得到的會比現在多嗎? 「階段性勝利」在香港不同的抗爭出現了無數次,於是有不少擔憂「永續社運」的聲音,抗爭不成就需承認失敗,然後檢討,而非自我感覺良好地宣布勝利。只是政治運動確實不能一步登天,撐起雨傘未必就可馬上換來民主,卻至少有一次大規模的政治覺醒。我或許都是其中一員,沒有這場抵抗暴雨的佔領,我都未必理解過往社運圈子的爭拗與困局。

勝利與失敗,其實真的只看自己的心境,有一些人需要時刻警醒才可保持戰鬥力,那他就需要認知到這場運動的失敗,從而持續抗爭下去不就現狀安穩下去; 但有一些人需要樂觀心態去支持前行,就應該理解到「階段性勝利」帶來的短暫成效,才讓他不致於絕望放棄。「莫忘初衷」,但距離這初衷的路尚遠,或者仍需要很多的時間,很多的忍耐,也尚未知可否抵達到終點。

至於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指控,就更充滿無補於事的陰謀論。政府不斷意指運動有外國勢力介入也罷,反正說話的人都無公信力,原來運動的支持者亦不會相信; 然而在佔領陣營中不斷指責領導組織為美國代辦,以此攻擊學生領袖,就演變成惡性循環的內耗,另一邊的陣營又搬出「邊個衝邊個係鬼」的言論,互不信任卻各自堅持,就傷了同路人的心了。在誰都沒有實質證據時,為何要抱持打鬼旗號,萬一打錯了不就損兵折將嗎? 無一個人會是完人,總有性格缺點及犯錯之時,難道策略失誤,或僅是有異於自己認為最理想的方法,就要天天口誅筆伐嗎? 我只天真的認為,在抗爭期間懷疑同伴,只會帶來更多的出賣,何不彼此換個角度設身處地去想想? 既然都是朝著民主的方向前進,為何要彼此抽後腳來兩敗俱傷? 這是至今都難解的死結,就到了清場之後要再融和就更為困難。

發表留言